建工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建工快讯

建工沙龙第18期:建工学院开展暑期科研系列讲座
文章来源: 作者:王淑莹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次数:11

为浓厚学院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科研兴趣,提供科研交流平台,7月3日上午,建筑工程学院在教师发展中心408教室成功举办暑期科研系列讲座。陈志强、吴俊峰、焦向科、张婧四位教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团队建设、地质防灾、科研心路与流体力学研究领域的宝贵经验与最新成果,展现了我院教师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为在场教师带来深刻启发。

陈志强老师以《幸运+努力=我的教研之路》为题,深情回顾了造价工作室的发展历程。他着重介绍了如何将工作室建设与教学改革、科研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强调了团队协作与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陈老师特别分享了教研工作中巧妙运用人工智能(AI)工具提升效率的实用“小技巧”,展示了技术赋能教研创新的生动案例,为同行提供了可借鉴的数字化教学科研新思路。

吴俊峰博士带来了题为《金衢盆地红层软弱夹层致灾机理思考》的深度报告。他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照片,直观呈现了金衢盆地中生代红层中软弱夹层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吴博士结合工程实践经历,深刻剖析了软弱夹层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巨大破坏力,并介绍了其在致灾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有力论证了深化地质基础研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与会者对工程地质安全的高度关注。

焦向科博士围绕其核心研究领域——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低碳建材开发,分享了团队的科研进展与深度思考。他系统介绍了研究团队前期在固废高效转化与建材性能提升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加入我校后在该领域的最新探索和初步成果。焦博士特别提及了近期“上海之行”的学术交流体验,分享了在固废处理前沿技术、绿色建材标准动态等方面获得的宝贵洞察与启发。

张婧博士重点汇报了其在建筑流体力学与数值模拟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她详细介绍了两篇高水平研究论文,特别是关于“矩形射流强化排风罩的流量比”的创新研究。该成果凭借严谨的数值模拟、深刻的理论分析以及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成功发表于流体力学领域的国际顶级(TOP)期刊。张博士的研究充分展示了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科研能力,标志着我校在该方向的研究已达到先进水平。

本次分享活动内容饱满、干货十足,团队成长的智慧启迪、防灾研究的现实关切、固废研究中的挑战与进展、顶尖成果的榜样力量,四位教师的精彩报告,充分彰显了我院教师队伍潜心育人、勇攀科研高峰的执着追求与蓬勃活力,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学院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