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建工快讯

建工讲坛·新技启航系列活动一:建工学院开展“无人机智能建造实测实量”专项培训
文章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高宇婧 发布时间:2025-10-27 浏览次数:11

无人机凭借其独特的空天视角与高效数据采集能力,实现了对建筑实体全域、实时的精准感知与数字化复现。为进一步推动智能技术与建筑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建工学院于10月22日特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成功举办“无人机载检测技术与建筑外围护系统智能监测新系统”专项培训,建工学院专任教师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共计50余人积极参与。

 

第一阶段:空天瞰建,数据赋能——掌握建筑智能检测前沿技术

活动伊始,主持人李卫平老师首先向全院教师集中介绍并展示了学院今年新引进的“两新”项目仪器。他阐明,“两新”项目旨在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全面推动教学与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升级,为智能建造与传统建工学科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提供先进的硬件支撑。

其次,中国建研院无人机飞控工程师丁昕昱为在场师生系统解析了无人机的核心构造与飞行控制原理。在随后的现场演示环节中,他通过精准操控搭载可见光与红外检测设备的无人机,完整展示了数据采集的全流程操作。借助实时回传的高清影像与热力图谱,师生清晰地观察到无人机技术对建筑立面裂缝、渗漏等表观缺陷的精准识别,以及对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直观呈现。

随后,我院朱旭阳老师亲自上阵,进行了现场实操展示,展示了无人机精确的手动飞行技巧与自动化定点巡航功能,分享了在实际教学与科研项目中操作无人机的宝贵经验。

 

第二阶段:数据驱动,智护安居——构建建筑健康评估与诊治体系

来自中国建研院的袁玉主任以“建筑外围护系统安全健康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新进展”为题作主题报告。她从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体检”工作的推进切入,精准剖析了当前建筑安全健康检测“上不去、说不清、治不好”三大痛点。针对这些挑战,袁主任重点介绍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并通过多个典型工程案例,系统展示了该技术体系在建筑外围护系统高效普查、病害精准诊断与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实际成效。基于这些实践成果,她进一步指出,以智能检监测技术为核心支撑,将有力推动建筑体检、建筑保险、建筑养老制度化闭环管理体系的建立,为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运维新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中国建研院的王飞主任为在场教师系统讲解并演示了JCPD检测评定系统。她从创建项目、设置参数到建立模型,完整展示了利用该软件实现建筑结构智能化安全评定的全过程,并重点演示了一键生成规范化检测报告这一核心功能,充分展现了该工具在提升评估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深化理解,王主任还结合不同结构类型与检测需求,现场展示并解析了多套预设报告模板。这些典型案例生动呈现了软件在应对复杂工程场景时的专业性与灵活性,为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该技术提供了有力参考。

最后,丁昕昱工程师以桃李教学楼为例,现场演示了无人机数据的后期处理全流程。通过将原始影像快速处理并精准拼接为建筑立面正射图,继而开展红外热成像分析与高清影像诊断,完整展现了从数据采集到智能诊断的技术闭环。

  本次专项培训内容充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系统性的讲解、生动的现场演示与深入的案例研讨,全院教师对无人机智能检测、建筑外围护系统健康监测与数字化评定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也为学院在智能建造、建筑数字化运维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大家一致认为,此类前沿技术培训对推动课程内容更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建筑工程人才。